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

參加南投陶藝學會壺藝課程筆記

今天很高興參加南投陶藝學會舉辦的壺藝課程,主講者是李仁嵋老師。今日課綱主旨有三,分別是原料、器形與風格。

原料則係介紹岩礦、基土、釉料、瓷土等不同特性與差別,除了一般市售常見的陶土外,老師特別將重點放在岩礦,並且舉例台灣各地岩礦作者的特色與風格,例如北部講究灰與釉,中部講究化妝土。

器形則介紹身、蓋、嘴、提等四種技法。老師以自身及其員工為例,要求陶土拉坯必須低於100公克,容積則是250-300毫升,如此才貼近中國南方茶器市場,也較趨近於女性茶藝家的需求,以白瓷為主。中國北方茶具以收藏居多,故而形制風格變化要大。


壺蓋除了平蓋外,則認為多練習內卡式壺蓋較易提升功力。另外也介紹蓋鈕等配件鑲嵌的做法,例如使用黏貼磁磚的混凝土要比AB膠牢靠持久。蓋子的洞則是避免積水。

壺嘴的斷水和出水則十分重要的基本功,壺嘴內部也必須修乾淨,避免應力造成出水旋轉。另外,就茶席展演慢活的步調來看,零落斷續也是另一種風格。壺嘴接壺身愈下面,方可避免倒茶時吊手。想辦法灌漿製作「蜂巢」,避免茶葉堵塞。

把手則介紹正把、側把與提樑。提樑壺雖少見,卻適合作為茶席茶海使用;側把所使用的肌肉少於正把,又容易控制壺蓋,與壺嘴角度則以81度角為標準。

除了原料與器形二項功夫外,不同國家、不同市場講究的風格也不同,也與消費市場有關,器身拉坯則示範幾項不同作法。柴燒擺放位置雖有差異,但仍然可於後門與側投口營造效果。不要排的滿滿,要讓火有流動的空間,也不見得正著擺,可以亂擺或夾缽製造效果。

另外,未來咖啡器具的崛起也值得重視。

除了作品技術與風格外,作者自身的形象也很重要,某些偶像才子的未來令人期待。

今日老師除了示範教學外,最有收穫的是與大家分享中國代理商的需求與市場形象塑造。除了老師的分享外,今日也聆聽大小白、尤老師等許多前輩心得,希望未來還有更多工藝課程之研習。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