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

2014採收龍眼:合理價格該多少?




【深不見底的價格】


近日常有陌生人詢問龍眼批發售價,只要路上看到龍眼焙灶便會登門訪價。老實說,農民遇到這類角色雖然高興自己的產品可能出售,但卻擔心生人漫天砍價、血本無歸。今年各種水果幾乎盛產豐收,不少收購龍眼的加工廠或通路商幾乎從1斤8元的價格開始往下砍,最慘甚至2元,但是農民搶收果籃、賤架求售的情形仍屢見不鮮

因此雖然有許多農民自己柴燒烘焙求售,但是賣不出去也是枉然。囤積乾貨、以備來年?內行人大多知曉其色澤、風味、喉韻,故而難以隱瞞。為了早日出清,只好廉價出售。龍眼乾1斤的價格幾乎是從80元往下墜落、深不見底,甚至聽說某個宣稱有機的通路商欲以「60元」的價格向農民小批收購。除此之外,我們也得面臨整批買回新鮮龍眼,然後進行柴油瓦斯烘焙的加工廠。他們的賣相就是大顆圓潤,因此很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。

當我們的1斤大顆龍眼乾要以200元、小顆龍眼要以120元出售時,消費者就會問,為什麼某某通路商可用大概170元的價格出售?為什麼這麼多農民甘願用80元,甚至更低價格賤賣?為什麼你的價格不能更低一點呢?

有時我也懷疑不噴農藥、不灑除草劑、不用化學肥料、不鋪水泥道路的友善農法能否繼續堅持下去。雖然我沒有經過慣行農法所獲得的高品質與高利潤,故而不知前後價格高低對比。但是我知道,假如我的所作所為不能取得合理利潤、養家活口。別說這樣的半農生活真能養活自己?試問又有多少使用慣行的專業農民願意轉型呢?

【激勵人心的喜悅】

昨日有些吃過龍眼乾的朋友詢問:「為何會有二、三粒龍眼乾濕稠生湯?」可能原因如下:

第一、沒有噴灑農藥的果實,較容易吸引昆蟲蛀蝕作祟。我們雖然經過剪果、烘焙、過篩、日曬、包裝等流程的仔細挑選,但是難免挂一漏萬。

第二、雖然有了連續幾年的柴燒經驗,但是功夫尚未精熟的我們仍在尋求維持果乾「保存」與「軟嫩」的技巧與標準。畢竟,火侯乾熟的肉質雖然利於儲藏,但其口感總是乾硬不佳,不適合作為麵包等料理使用。另外,農民也不能一直原地踏步,總得邁向更高品質的腳步才對。

第三、可能也是最主要原因。親友之間難免分享餽贈,就算火候未臻佳境,也急著與他們分享嘗試。雖然我總會提醒朋友,趁著天氣晴朗,可將龍眼乾往外披曬,藉由吸收天地日月晶華,不只延長保存期限,還可增添某些風味。

感謝品嚐過後的親友們能夠如實反映自己想法,我們將記取教訓、繼續努力。也期望各位舊雨新知以及支持我們的朋友不吝指教,互相討論指教,讓我們繼續堅持友善環境的道路,謝謝大家。


09/14後記:合理價格該多少?

就在稍早,我們完成今年度最後一次烘焙工作,接下來就是等待時間日曬熟成。

老實說,龍眼樹上仍有不少纍纍成串的果實,但隨著光陰流逝,果實的品質、甜度與風味慢慢變差,而且蟲蟲蛀洞侵蝕的比例也愈來愈多。因此就算它的顆粒較大、賣相較佳,但卻不適合採收。故而不少農民則會使用除蟲劑,以及防止落果的農藥延長採收烘焙時間。

當許多使用農藥、除草劑,以及化學肥料的農民只能以1斤80元,甚至低到50元的價格出售給零售通路時,其實我的內心真的很震撼!就他們所說,每次施用農藥 的人力、藥劑成本將近五千多元,而且一整個採收季節還要使用五次以上。請問這要多賣多少龍眼才能打平成本呢?這還不算損害健康的代價。

隨著農村青年人口外移,勞動力逐年老化,許多果園不是荒廢,便是灑用更多農藥、肥料增加產能。可是當他們的收成只能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出售時,為什麼他們還是甘之如飴?

當我向某個農民提出,我的果樹讓他採收、剪果,烘焙,然後我再以整批100元的價格向他收購時。雖見他一口答應,但又好笑地搖搖頭說:「您的果園長滿雜草,果樹太高,地勢過陡,昆蟲又多,最重要的是沒有道路,您覺得有人會想做嗎?」等了幾天,終究沒有消息。

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,更加堅定我們友善環境的信心。雖然我們想要繼續採收烘焙,但是該有的「品質」與「誠信」才是最重要的事。因此我們將要結束今年度採收烘焙工作,而且絕對不會為了增加桂圓庫存而混用摻雜別人產品。

感謝所有舊雨新知的批評與建議,我們會持續記錄務農勞動,以及社區事務的點點滴滴,有空歡迎前來遊玩。

10/02後記:製造甘願?

今年風調雨順、以致梅子、蒜頭等作物皆是盛產豐收,就連果園不噴農藥、不灑除草劑的龍眼也是如此。

作物盛產,所以價格低廉?然而,什麼價格才是合理價格,我想這是一個「無解」的問題。先說我們自己柴燒龍眼乾的定價,1斤大顆200元、小顆120元。

或許您會說我們的價格昂貴、坑人,台南東山就有1斤50元的產品。但同樣的東西,也有人1斤賣240元,甚至350元的售價。如此龐大的價差,或許正是某些 零售通路商剝削的機會。或許您會說他們也有倉儲、行銷、管理、上架等成本,也有企業生存的壓力,因此不能怪他們。同樣的錢,您能選擇一個具備GMP認證、 精緻文宣廣告、物產責任險的零售商,但為何不將這些錢直接支持農民呢?

是啊!龍眼鮮果價格價格低廉,今年加工廠到中寮的收購價格平均每斤4~8元。如此慘痛的價格,導致很多農民放棄採收,因為人力成本入不敷出,故而缺工情形層出不窮。然而某些貧窮匱乏的農民還是必須採收,畢竟有收成才有收入,因而甘願被加工廠廉價剝削。

作為一個返鄉友善務農的我而言。我真的不甘心用這麼低廉的價格販賣自己。如此價格,只會讓更多人放棄農業。

10/03後記:客戶至上、通路為王?

個人認為,農產品之「售價」為何,除了取決於甜度高、賣相好、品質佳等傳統條件外,也有部分品牌支持與理念認同等因素,當然最重要還是「價格」是否可以讓人接受。

或許這是一個「客戶至上」、「通路為王」的時代,只要產品不是必需品,而且沒被壟斷,基本上,消費者就可盡情比價、殺價。只是每個農民、勞工及各階層人士不只是生產者,也可能是消費者,因此「消費」作為一種交換媒介可說是無所不在。

至於消費者直接向農民購買產品的價格真的就「會」或「要」比零售端便宜嗎?我覺得倒不盡然。以我認識的幾個農民為例(有機、慣行皆有),他們其實不太花時間(或說不願意)處理客戶應對,只要他們能夠維持自己的農產品質與賣相,便有許多盤商、行口搶著契作收購,省下來的時間成本,說不定利潤還比較高呢。例如某個通路,今年整批的收購價格便是從七、八十元往下喊,我自己覺得不敷成本,但搶著販賣的農民多的是。

既然如此,為何連我在內以至部分小農還要自己宣傳販賣呢?除了實質價格較高以外,也能避免零售通路聯合壓低價格,甚至片面終止契作。君不見盛譽遠播、重視名聲的XX山丘也曾刁難契作鳳梨農。另外,台東也曾發生種植薑黃的農民慘遭盤商欺騙之事件

在這個「專業分工」的年代,真要一個農民從事管理、行銷等銷售手段或許強求,其時間花費亦是「隱形成本」。拜「社群」溝通便利與資訊公開透明之賜,小農可以發聲,客戶也更能詢問了解認識。

拜不少消費者的支持與鼓勵,今年成績不錯,故而某些農民也曾經希望我能承包他們的產品販售。作為一個小農,我們雖然沒有「有機驗證」,但起碼相信自己的果實,絕不混摻他人作物。

同樣的,我也鼓勵這些農民透過網路發聲,如實記錄自己的務農歷程。誠信待人、經營日久,定有相當收穫。我想「務農」絕對不僅止於農作生產、友善環境而已,農友之間的互相幫忙,甚至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誠信溝通才是農業向上提昇之關鍵。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