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

柴燒陶作NO.2:兼記近日創作底部經常龜裂

距離第一次柴燒陶藝作品已有五個多月,期間社區學員雖不乏嘗試上釉電燒,然其過程與期待作品的心情總不如柴燒來得忐忑殷切。很幸運的此次柴燒,全程體驗了排窯並於窯內傳遞作品、第一晚大夜投柴、開窯傳遞作品等過程。

曾老師的柴燒窯經常是客滿狀態,平均每個月使用二次,除了他自己使用外,也統包租賃給其他藝師或學長姊創作,例如
我們的前一窯是阿彰師兄,再前一窯是麗寬老師。費用二萬八千元,包含木柴及場地使用,但排疊、輪班投柴、開窯等過程要自行處理,因此建議最少要有三個人以上的夥伴配合。

例如
排疊作品及其開窯,均需二人在柴窯內部,一人負責取放作品,一人傳遞作品,外面則需一人接應。再者,投柴經常是每一分鐘就要一次,火候片刻不可中斷,而且非得燒個四天三夜不可,因此絕無一人工作之可能,非得三四人輪班接應。

此次疊放作品是在1月23日上午9點開始,破窯取件則於2月1日下午2點進行。就此次作品而言,整體顏色變化是比上次精采,多了些許黃白渲染交錯,其中一位老師的碗內還呈現紅黑混元的畫面。不過就曾老師認為此次燒製溫度有點衝得過高,幾個茶壺蓋子、茶碗似有瑕疵,中龍壺也有一些問題,而且作品顏色再黑一點會更好。


我在燒製以前的作品





第一夜任務:從600~1000






以下是我此次柴燒作品






雖然已是第二次柴燒,不過還有很多功夫需要學習,例如保護胚體避免底部龜裂也是一門學問。曾老師與幾位前輩的見解如下:
  • 拉胚作品底部記得擦乾
  • 作品底部太厚或是厚薄不均,導致水分蒸散不一致。解方有二:放在塑膠袋慢慢乾,或避免類似創作。
  • 揉土不夠扎實,陶土內部還有空氣。
  • 揉過的土要放二天以上讓水分子均勻,但也有人認為立刻使用更好。
  • 拉胚與修胚後的作品乾得太快,應放入塑膠袋慢慢來。不過曾老師說:拉胚後的作品先放室溫陰涼處即可,不用慢慢來。
  • 修胚過後的作品應保持和壺把、壺口等配件的一定濕度,避免土胚乾濕不均。
  • 適度用水即可,無需太多。製作過程的微小細縫用手磨平就好。
  • 就算使用真空練土機加工過的陶土,還是得謹記上述原則,否則還會龜裂。

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