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

關於社區農產品的想法

上個禮拜,站長分別和幾位社區居民討論三、四次關於農產品等問題。畢竟,這是永福社區首次嘗試以較公開透明、民主議決的方式來討論有關社區農產的生產、加工及販售等問題。以往的農產販售不是在市場機制面臨被剝削的窘境,就是只能依賴地方與政府間的扈從得到補助。如此發展的情況,只會使大多數居民離農從工,荒廢農地。

有鑑於此,站長與幾位勇於嘗試的農民朋友們,於今年以開放認股的方式展開「製作龍眼花茶包」的工作,在過程中,不只一次出現到底要不要掛上「社區品牌」的討論。有人認為,該活動已公告社區居民並開放認股,並無獨斷之處,且部分盈餘作為社區基金,已求自立,故無可議之處;有人認為,合股就是要賺錢,不必然要與社區有關,應當採用較為積極有效的商業模式,只要我們做的成功,其他居民就會認同並積極參與;有人認為,這個計畫,其實就公司,不用提那麼多社區公益、公平貿易、產品認證的概念。
 
就一個溝通者的角度而言,站長認為這些激烈的討論反而是件有事,代表社區居民們勇於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心聲,而不是流於傳統頭人們私下作主的弊病。許多社區研究指出,社區經常只是不同地方派系下的產物罷了,它的作用常常隨著政府停止補助、地方頭人更迭,或外面專業團隊的離開而逐漸喪失功能。站長認為「製作龍眼花茶包」應該有更積極的意義,推廣社區農產品只是一個開端,如何讓更多居民站出來,關心社區公共事務才是我們要的;屆時,就算沒有社區組織,甚至沒有「社區總體營造」或「富麗新農村」等相關政策,居民還是能夠凝聚共同意識,齊心發展。

有人認為,隱惡揚善是種美德,社區事務也當如此。我們只須把社區美好良善的一面展示出來就夠了,內部的討論毋須公開透明。但站長認為,這個過程就如上述所言,反而是重要的事。站長認為,這些問題不能外求於「所謂客觀的學術研究」,他們常常只是短暫蹲點的參與觀察,就寫下那摸不找癢處的問題;與其如此,不如讓社區居民親自發聲,還來得實際。當然有人會那樣質疑,站長到底寫出多少祕辛,藏了多少資料,這只是站長自己的解釋罷了。那我會說,假如你更進一步了解,歡迎來永福社區坐坐,甚至Long Stay也無妨。

以下影片有關「公平貿易」,或許能幫助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市場機制的問題。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