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初訪社區蜂農周老伯兼記畢業二年有感

想要完全走訪自己生長的村落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!那更別提中寮鄉、南投縣,甚至是整個台灣島。

對於修習歷史系所八年的我而言,田野調查是門基礎且需親自實踐的課程。它不同於閱讀文獻史料或前人學術研究等桌上工作,必須研究者對於自我選定的區域進行一番實際踏查才行,如此不僅有利佐證前人研究,更能藉由當下地理環境「神入」往昔時空背景。然而愈是接近近碩論完成期間,愈是覺得片面訪談踏查始終不足,甚至感覺有點空虛。不知其他研究台灣的學人是否也有這樣想法呢?

假如我想了解台灣社會發展,若能體驗,甚至親身實踐三年五載,那其中感受又將如何呢?這或許也是引導我碩論完成後,返鄉從農、經營社區、投身廟務的原因之一,畢竟這三項元素正是我的碩士論文主軸,縱然我研究的僅限清領治臺下某處鄉村的社會發展,但在研讀考古報告,又或荷西統治、日本治臺及當代台灣的學術研究時,內心總會有股想要整合揉成的衝動。

或許有人會說,現下人生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如此「破梗」的研究自白,對於日後成果可能會有不良影響。老實說,我無法預測有何影響,又或者我不在乎,因為現實研究環境與我往昔不切實際的教授生涯幻想相差太遠,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「我不夠格!」

拜網路之賜,就學期間總能看到不曾相識的老師們透過Blog或FB分享自己的想法,使我研讀他們的研究時倍感親切,並且更想了解該篇文章的寫作過程及其時社會脈絡為何。在此特別感謝,從未謀面的彭明輝(政大、清大皆如此)、鄭陸霖、蔡志浩、梁世佑等諸位學者,縱然您們的研究成果與我毫無關係,但您們發表於網路的想法卻時時刻刻激勵自己,學問不應只是研究出版而已。

回到本題,永福社區是個丘陵聚落,大宗農產是以香蕉、龍眼及柳丁為主,除觀光旅遊不甚發達外,面臨問題多與台灣各地農村相似,大底均是人口外移、老化,工作機會不多等。經由社區居民與政府機關、農村輔導單位討論,社區面積約為8.09平方公里。假如這塊範圍僅是一片平坦、毫無任何山脈河流阻隔,想要親身走過真是不難,但這處每拔最高點不到350公尺的丘陵就同其他聚落一樣,充滿田埂、溝渠、柵欄及道路等地理界線,及那更加隱晦的人際網絡與內心糾結。

聽說周老伯原本住在仙峰嶺,後來則搬到草轆定居至今。不知其祖上產業為何,僅知其主要農作為龍眼。之後,夫婦二人曾為遊牧本村放養蜜蜂的吳姓蜂農(之後定居於此,其子更創本鄉養蜂第一產銷班)幫傭工作並習得該門技術,如今亦傳承兒女接棒。周氏獨子除接續龍眼、養蜂等農作外,亦兼經營挖土機工程行,並擔任鄉民代表多屆,亦創本鄉養蜂第二產銷班;其二女則均與夫家從事麵包烘焙等行業,故其烘焙龍眼而來的桂圓與蜂蜜均有穩定通路銷售。

那日,本想拜訪住在草轆的連姓鹿農。因數日前得其允諾,可至該牧場參觀並取些水鹿糞便堆肥,不料該路段豢養許多家犬,且未事前通知,故而作罷。之後,則轉而拜訪住在附近的聰岳師,以及種植火龍果的王老伯。經由王老伯引介,終得拜訪周宅,並參觀居家四周菜園、魚池、雞舍,據聞池水是由仙峰溪畔旁的水井抽取而來。老伯夫婦雖已高齡六十有餘,然卻手划iPad照相上網游刃有餘。

如果後生晚輩也是如此,或許在農村生存就不是那麼難的一件事了!。

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